乌达区:社会治理“四力”齐发 构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格局
精准服务保障,增强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的“聚合力”,以“放管服”改革为切入点,进一步拓宽便民利企渠道,政法服务效能大幅度提升。区法院全面推进“一站式诉讼服务多元解纷工作”建设,打造5家诉前调解工作室,着力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,快速化解企业与劳动者的劳资纠纷;区检察院实行“3+1”工作模式,制定领导带头联系、工作专班、责任追究3项工作制度,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;区公安分局持续开展“一窗式受理”、“一站式服务”,推出22条便民利民措施,为企业申请信访、行政复议、国家赔偿等工作设立绿色通道。
保护企业权益,增强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的“实效力”,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为出发点,深化企业走访宣传服务,有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。深入结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讨论活动,通过开展“开门纳谏”座谈会、发放调查问卷、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,深入企业了解在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与短板。区司法局成立困难职工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,充分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的专业优势,有效维护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,提高困难职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。
加强监督力度,增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的“驱动力”。以严格执法为着力点,坚决整治涉事企业执法突出问题,保障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。在办理涉企业经济犯罪案件时,依法审慎使用强制性措施,认真评估可能对企业造成的风险、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、讲究执法方式方法,加大对涉事企业家的羁押必要性审查,对企业及负责人依法审慎采取强制措施,依法履行职责,积极为企业提供法治服务,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良性发展。
着力化解纠纷,增强营造和谐温馨的服务环境的“强内力”。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,打造以镇(街道)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,社区调解委员会为基础,行业性、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为延伸面的人民调委会12个,“访调对接”“诉调对接”实现全覆盖,坚持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巩固拓展“以调定补”、“三级民情民意”“家事审判”等特色调解机制,加大涉企矛盾纠纷调处力度,打造“前端分析预判、中端调解矛盾、后端依法化解”全链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,积极排查化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矛盾纠纷。
